提高響應市場的速度,減少各環節的存貨,只能在期量上維持供求平衡。面對不斷深化的供求矛盾和難以緩解的競爭壓力,企業更多地需要借助于“產品概念開發過程”,圍繞著“提煉需求概念(訴求)”和“刻畫產品概念(賣點)”,發揮營銷職能的作用,把握市場變化的機會,拓展應用技術的機會,提高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。
把握市場變化的機會
隨著供求關系的逆轉,消費人群或市場已經成為決定性力量,市場需求已經成為競爭的戰略制高點。企業必須依靠營銷職能,從市場的變化中發現機會,提煉出具有策略意義的“需求概念”,發揮優勢、超越對手、爭奪市場。
難以把握的市場需求
從小生產到大生產,從規模經濟到速度經濟,諸多企業學會的是,如何在技術演進路線上開發新產品,如何在有形的生產技術基礎上,或在物理平臺上有效地創造出物質財富,如何運用促銷手段,把多余的產品銷售出去,并使消費者認為自己獲得了所需要的東西。美其名曰:“市場**”、“實現顧客的夢想”。諸多企業沒有學會的是,如何在爭奪市場的策略思維引導下,把市場作為一種決定性的力量,持續幫助或支持消費者不斷改善生活理念、生活品質和生活方式,不斷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。
尊重消費者的市場地位、遵循消費過程的需求原則,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定勢,至少成為更多企業的使命**或口頭禪。考慮到資源透支和環境透支的**現狀,事情更是如此。比如,諾基亞“科技以人為本”,通用電氣“用科技和**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”,摩托羅拉“以公平的價格向顧客提供上等的產品和服務,光榮地服務于社會”。關鍵的問題是,究竟有多少企業弄清楚了市場需求并從中受益。
生產者或企業強調的是“效率”,以及成本、現金流量和利潤;消費者群體或稱之為“市場”其追求的是“效用”,主要是消費者個人對產品或服務的“價值、效果、有用性和使用價值”的一種主觀評價、體驗或感受。換言之,生產原則和消費原則是不同的,生產過程邏輯和消費過程邏輯也是不同的。市場需求作為一種主觀效用評價,極富個性化、廣泛性和不確定性;比如,同樣的產品或服務,不同的消費者及其生活理念、生活方式、生活水準和生活習慣,有著不同的效用感受;同樣的事物、同一個消費者,在不同的時期或精神狀態下,有著不同的效用感受。現實的問題是,如何在產需矛盾關系中把握需求、達到雙贏。
告別價格戰,提升服務豐富品牌元素
目前我國真石漆行業已經呈現出了可喜的一面。雖然原材料、勞動力等因素壓縮了真石漆企業的利潤空間,也產生了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,但對***企業來講卻是再次提升自己的機會。朗科真石漆品牌企業要不斷提高企業的文化附加值,告別單純的“價格戰”,還要會打“感情牌”,提高企業文化傳播力,增強大眾認同感,使企業品牌迅速上升為企業文化。
瞄準精裝房,家居體驗館傳遞品牌文化
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,精裝修成為未來家裝的主要趨勢。由此帶來的巨大市場價值也引起真石漆行業的重視,一些企業也開始躍躍欲試準備分一杯羹。迎接“精裝修年”的到來,如何向開發商拋出“繡球”是真石漆企業要面臨的首要問題,這就需要真石漆行業的整體規范,各個真石漆企業的嚴肅自律,以及提升真石漆產品的整體質量和競爭力。